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新闻中心>技术问答>从采样到传输:浮标水质监测站实现全天候监测的关键技术

从采样到传输:浮标水质监测站实现全天候监测的关键技术

2025-09-23   文章来源:水境传感   人气:3

【SJ-SFB】浮标水质监测站是设立在水域内,以水质监测仪为核心,结合浮标体、电源供电系统、数据传输设备等构建的集成化监测系统。它通过实时采集关键水质指标,结合云端可视化平台,为水域生态保护、污染防控及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现代化水环境监测网络的核心设施。

一、工作原理

1. 数据采集:浮标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中的关键水质指标,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总磷等。这些传感器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原理,将水质参数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可测量的信号。

2. 数据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单元的初步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4G/5G、LoRa、Wi-Fi等)迅速传输至中央数据管理平台或云服务。这种高效的数据传输机制确保了信息的即时更新和同步,使得监测数据能够快速、稳定地到达分析系统。

3. 数据处理:中央数据管理平台或云服务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包括对各项水质参数的监控、趋势预测和异常检测,生成详细的水质监测报告。

4. 决策支持:管理人员根据水质监测报告,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浮标水质监测站支持远程查看监测数据,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访问新的水质监测报告和历史数据。

浮标水质监测站

二、组成结构

1. 浮标体:作为整个系统的载体,通常采用轻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超高分子聚乙烯,具有较好的防腐能力、防止生物附着、不褪色、抗碰撞能力强、抗雷电等特点。浮标平台的设计需考虑浮力、稳定性、抗风浪能力等因素,以适应不同的水域条件。

2. 传感器系统:是浮标水质监测站的核心部分,包括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等。此外,还可根据需要扩展监测营养盐含量(如氨氮、总磷、总氮等)、水流速度等参数。

3.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数据采集仪负责接收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如GPRS、4G、NB-IoT等)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或用户的移动设备上,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4. 电源供应系统:通常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和大容量蓄电池组成,能够在阳光充足时为蓄电池充电,阴雨天气或无阳光时则由蓄电池供电。

5. 远程监控与管理平台:作为用户与浮标水质监测站进行交互的界面,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历史数据查询、报警设置等功能,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了解水质状况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决策。

三、应用场景

1. 水源地监测:部署在河流、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饮用水源区域,可实时监测水体的关键参数,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保障供水安全。

2. 河流水质监测:在河流中部署浮标水质监测站,可实时监测河流的水质变化,包括污染物浓度、营养盐含量等指标,为河流管理和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3. 湖泊与水库监测:湖泊和水库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浮标水质监测站可以定期或实时监测湖泊和水库的水质,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4. 近海水域监测:近海水域受到陆源污染、船舶排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质变化复杂。浮标水质监测站可以部署在关键区域,实时监测近海水质,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生产提供支持。

5. 水产养殖监测:在水产养殖区域安装浮标水质监测站,可监测水体的溶解氧、温度、浊度等参数,帮助养殖者了解水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6. 海洋生态与污染监测:在海洋环境中,浮标水质监测站是近岸海域、海湾及远洋监测的重要工具。可长期监测海水pH值、溶解氧、石油类物质浓度等指标,及时发现污染超标情况,助力环保部门追溯污染源。